|
有机水稻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总汇 时间:2014-2-15 来源: 点击: 2487 次
关键字:
有机水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、化肥、生长调节剂等物质,在种子、水、土、空气等符合有机种植要求的条件下栽培的水稻。 有机水稻虫害要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以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,保护和发挥捕食性天敌、寄生性天敌、病原微生物等自然天敌的控害效能,加上针对性的人工干预(如释放寄生蜂、施用微生物杀虫剂等)。这样,水稻害虫种群数量一般都能被控制在较低水平,对水稻的为害率也将控制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,而田间的天敌种类与数量则维持较高的丰富度。所采取措施主要包括: 一、农业防治措施 1、耕作除虫。春耕时提早30天以上放水沤田,可有效减少越冬代害虫(如二化螟、三化螟)数量,还可控草。 2、轮作。通过稻菜轮作,可显著减少水稻的病虫害。冬种油菜还可有效减少草害。 3、休耕。适当休耕可育土肥田、减少病虫害。使用能量有机肥不必轮作或休耕也可改良土壤、育土肥田、减少病害。 4、选择抗虫品种。在保证符合优质稻米生产条件的基础上,选中抗或高抗的水稻品种。切忌不可使用转基因品种。 5、间种、套种。不同品种的水稻或水稻与茭白等其他水田作物进行间种、套种,可有效减少病虫害。 二、生态防治措施 6、利用趋避植物。在田埂种上鼠尾草,可减少七八成的水稻害虫,效果很好。 7、生物多样性。在田埂上适当保留杂草,或种上黄豆、芝麻、黄秋葵等显花植物,建立昆虫及天敌共处的良好生态环境。 8、种养结合。在稻田周边和田块中间开挖水沟,放养青蛙、鱼、小龙是或鳖等,使有机种养的单位产值大幅度提升,青蛙还是控制虫害最有效的捕食者之一。 9、养鸭除虫。一般每亩7-10只,水稻抽穗前收鸭,对防治早期发生的稻飞虱特别有效。 10、育蜂防虫。工厂化生产赤眼蜂(如螟黄赤眼蜂、拟澳赤眼蜂等),在田间害虫产卵期释放,对防治稻纵卷时螟、二化螟和三化螟有较好的效果。 11、以菌治虫。利用苏云金杆菌(BT)防治鳞翅目害虫,利用专一性的昆虫病毒促使某些害虫发生流行病等。应急时可混用植物源杀虫剂(如印楝素、苦参碱等) 12、功能性有机肥防虫。生物能量有机肥内含矿物质的磁波能够促使有益微生物大量滋生,从而克制土壤病菌,改良土壤,使植物健康,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。 三、其他措施 13、诱杀害虫。通过诱虫灯、性诱剂、诱饵等诱杀害虫,但应尽量避免伤害天敌。 14、建立完善的测报制度。提前掌握害虫的发生动态,预知害虫天敌的消长情况,以便迅速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(不主张“统防统治”)。 另外,有机水稻的栽培要走集约化、规模化生产,才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,生物防治方法也才能够降低成本。
|
![]() |